QX∕T 191-2013 雷电灾情统计规范(气象)

ID

92B257229855406D80B8842C65CD76C3

文件大小(MB)

0.48

页数:

12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27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K,ICS 07. 060,A 47,备案号:41373—2013,Q X /T 191 —2013,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,QX/T 191—2013,雷电灾情统计规范,Specifications for statistic of lightning disaster state,2013-07-11 发布2013-10-01 施,中国气象局 发布,中华人民共和国,气象行业标准,雷电灾情统计规范,QX/T 191-2013,关,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,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,邮政编码:100081,网址:http://www. cmp. cma. gov. cn,发行部:010-68409198,北京中新伟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,各地新华书店经销,关,开本:880X1230 1/16印张:1字数:30千字,2014年11月第一版2014年11月第一次印刷,关,书号 135029-5641 定价"0.00 元,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部调换,版权专有侵权必究,举报电话: (010)68406301,QX/T 191-2013,目 次,刖言.山, 范围 ..1,2规范性引用文件 1,3 术语和定义 . 1,4 雷电灾情收集 .. 2,5 雷电灾害损失统计 . 2,6雷电灾情数据统计.3,附录A(规范性附录)雷电灾害调查表. 4,附录B(规范性附录)雷电灾害人员伤亡情况表..5,附录C(规范性附录)雷电灾害经济损失情况表..6,附录D(规范性附录)雷电灾情数据统计表 7,参考文献. 8,I,QX/T 191-2013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全国雷电灾害防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孟青、周韶雄、张义军、张文娟、卫兆平、姚雯、马颖,皿,QX/T 191-2013,雷电灾情统计规范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雷电灾情收集、灾害损失统计和灾情数据统计的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雷电灾情的统计工作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/T21714.2 雷电防护 第 2 部分:风险管理(GB/T 21714. 2—2008,IEC 62305-2 :2006 ,IDT),QX/T103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,3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 1,对地闪击 lightning flash to earth,雷云与大地(含地上的突出物)之间的一次或多次放电,[GB 50057—2010,定义 2.0.1],3. 2,雷击电磁脉冲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; LEMP,雷电流经电阻、电感、电容耦合产生的电磁效应,包含闪电电涌和辐射电磁场,[GB 50057—2010,定义 2.0.25],3. 3,雷电灾害损失 lightning disaster loss,雷击事件引起的人员伤亡以及所有损害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,3. 4,防雷装置 i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; LPS,用于减少对地闪击击于建(构)筑物上或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,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,部防雷装置组成,[GB/T 50057—2010,定义 2. 0. 5],3. 5,闪电感应 lightning induction,闪电放电时,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雷电静电感应和雷电电磁感应,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,放电,[GB/T 50057—2010,定义 2. 0. 16],3. 6,闪电电涌侵入 iightning surge on incoming services,1,QX/T 191-2013,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、电缆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,雷电波即闪电电涌,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,内,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,[GB/T 50057—2010,定义 2. 0. 18],4雷电灾情收集,4. 1雷电灾情的收集范围应为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认定的雷电灾害事例,4.2 收集的对象应是按照QX/T 103的要求开展雷电灾害调查,结论为“是”的事例,不应是结论为“不,是”或“不能确定”的事例,4.3 收集的雷电灾害事例应按附录A的格式填写调查表,4.4 雷电灾害事例的灾情表述应包括如下要素:日期、时间、地点、受灾对象、受灾时从事活动、人、动物,伤亡以及设备和物件损坏情况、造成的影响和后果、直接经济损失、间接经济损失、事故原因。各要素的,表述要求如下:,a)日期和时间应按"年コ、[月]、[曰]、[时]、[分]”格式表述,用阿拉伯数字表示,以24 h计,b)地点应包括行政区划名称、经纬度和周围环境特征。行政区划由大至小表述,环境特征包括建,筑物特征、地貌特征(山地、河流、树木等)等,经纬度格式应为XXX. XXXX,c)受灾时从事的活动无法确定时应注明原因,d)人员伤亡应按“[姓名ス([性别]、[年龄]、[民族])”格式表述,e)设备和物件损坏情况应按“[损坏程度]、[数量]、[受损物件或设备]”格式表述,f)事故原因应为:无防雷装置、防雷装置不完善(破损)、其他原因(详细表述),g)计量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,h)英文简称前应写明中文全称,如“电涌保护器(SPD)”,4.5 一次雷击有多个实体或法人单位受灾时,应分别进行表述,5雷电灾害损失统计,5. 1人员伤亡,按一次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进行统计,按附录B填写每个伤……

……